除氧器填料的牌号、规格、型号、材质、种类、特性、用途
除氧器填料的牌号、规格、型号、材质、种类、特性、用途
以下是关于除氧器填料的全面解析,涵盖牌号、规格、材质、种类、特性及选型要点:
一、核心材质与牌号
除氧器填料需耐受高温(100~200℃)、高压(0.5~2MPa)及水汽腐蚀,常用材质及适用场景:
材质类型 | 典型牌号(国标/国际) | 特性与适用场景 |
不锈钢 | 304(06Cr19Ni10/GB 24511) | 基础耐腐蚀,适用于低压(≤0.8MPa)锅炉,成本低但长期使用需防Cl⁻腐蚀(≤50ppm) |
双相不锈钢 | 2205(S32205/022Cr22Ni5Mo3N) | 耐高Cl⁻环境(>200ppm),抗应力腐蚀,用于海水或高盐介质 |
钛合金 | TA2(Gr.2/GB/T 3625) | 耐海水腐蚀、高温蒸汽,核电/高压系统(≥1.5MPa)首选,寿命>15年 |
镍基合金 | Inconel 625(N06625) | 极端高温(≤400℃)及强氧化性介质(如化工尾气处理系统) |
镀锌碳钢 | Q235B+热镀锌(锌层≥80μm) | 低成本方案,仅限低压、低腐蚀环境(寿命<3年) |
二、规格与型号
填料规格以丝径、孔径、编织结构为核心参数,型号多由厂商自定义(例:DY-304-120):
参数 | 典型范围 | 选型要点 |
丝径 | 0.2mm~0.8mm | 细丝(0.2~0.3mm)提高比表面积,增强气液传质;粗丝(0.5~0.8mm)延长机械寿命 |
孔径(目数) | 60~200目(孔径0.3~0.07mm) | 小孔径(150~200目)用于深度除氧(残余氧≤5μg/L),大孔径(60~80目)降低压损 |
编织结构 | 波纹型、蜂窝型、阶梯环型 | 波纹型(湍流强化)、蜂窝型(高强度)、阶梯环型(防堵塞) |
层数 | 3~8层 | 多层叠加(4~6层常见)延长水膜停留时间,提升除氧效率 |
三、种类与功能
根据结构形式及工艺需求分类:
种类 | 功能特点 |
波纹板填料 | 规则波纹结构,压降低(≤5kPa),传质效率高,适用于大型电站除氧器 |
丝网填料 | 高精度编织(孔径≤0.1mm),用于深度除氧(残余氧≤2μg/L),但易堵塞需预处理 |
散堆填料 | 随机堆积(如鲍尔环、拉西环),成本低,维护方便,适用于小型工业锅炉 |
催化氧化填料 | 表面涂覆Pd或Pt催化剂,加速氧脱除,用于超低氧需求(如核电二回路) |
复合填料 | 多层结构(如底层蜂窝支撑+上层波纹板),兼顾强度与效率,适用高压变工况 |
四、关键特性
耐腐蚀性:
304不锈钢在150℃/Cl⁻<50ppm时腐蚀速率<0.01mm/年,双相钢2205可耐受Cl⁻≤500ppm。
热稳定性:
钛合金TA2热膨胀系数(8.6×10⁻⁶/℃)仅为不锈钢的1/2,高温变形风险低。
除氧效率:
4层波纹填料可将残余氧从50μg/L降至10μg/L以下,催化填料可进一步降至1~2μg/L。
压降控制:
优化孔径(80~120目)和层数(4~5层),压降通常为3~8kPa,占系统总阻力的15%~30%。
五、应用场景与选型指南
应用场景 | 推荐填料类型 | 性能目标与注意事项 |
低压锅炉(≤0.8MPa) | 304不锈钢波纹填料(100目,4层) | 成本优先,控制残余氧≤15μg/L,Cl⁻含量需监控 |
高压电站锅炉(≥1.5MPa) | TA2钛合金蜂窝填料(150目,6层) | 长寿命(>15年),残余氧≤5μg/L,需定期测厚 |
海水淡化系统 | 2205双相钢丝网+催化涂层(120目,5层) | 抗Cl⁻腐蚀(500ppm),残余氧≤2μg/L,防生物污堵 |
化工尾气除氧 | Inconel 625阶梯环(孔径3mm) | 耐高温(350℃)及酸性气体,需防颗粒物冲刷 |
核电二回路 | 钛基催化填料(200目,Pd涂层) | 超低氧(≤0.5μg/L),符合核级材料标准(如RCC-M) |
六、注意事项
安装维护:
填料层水平偏差≤2mm/m,防止偏流;多层需交错45°叠放,避免直通流道。
每年停机检查腐蚀情况,钛合金腐蚀速率>0.005mm/年需更换。
兼容性:
催化填料避免与还原性介质(如H₂S)接触,防止催化剂中毒失效。
标准规范:
材料测试依据NB/T 47043-2014(锅炉除氧器技术条件),核电站需满足EJ/T 102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