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33010方孔网的别名、标准、牌号、规格、型号、材质、种类、特性、用途
S33010方孔网的别名、标准、牌号、规格、型号、材质、种类、特性、用途
以下是S33010(UNS S33010 / 1Cr16Ni35)耐热奥氏体不锈钢方孔网的全面技术解析,重点突出其在高温氧化环境、抗渗碳性能及石化能源领域的专有性应用:
1. 别名
国际通用名:
330 Stainless Steel(ASTM标准商业名称);
Alloy 330(Haynes International注册名称)。
国内命名:
1Cr16Ni35(GB/T 1221旧标);
耐热裂解炉网(制乙烯装置专用)。
行业术语:
渗碳防护网(用于渗碳炉内衬);
高温支撑格栅(耐温≤1150℃)。
2. 标准
国际标准:
ASTM A276(耐热钢棒材规范,Cr=17~20%,Ni=34~37%);
ASME SA-240(压力容器用耐热钢板)。
国内标准:
GB/T 4238-2015(耐热钢板技术条件);
HG/T 20537.4-2016(石化炉管用金属网规范)。
行业认证:
通过 API 530 高温炉管设计标准;
符合 NACE MR0175 抗硫化氢腐蚀要求。
3. 牌号对照
国家/标准 | 对应牌号 | 关键差异 |
中国(GB) | 1Cr16Ni35 | C≤0.08%(优化焊接性能) |
美国(ASTM) | UNS S33010 | Ni=34~37%(高温稳定性更优) |
欧洲(EN) | 1.4886 | Si=1.0~2.0%(提升抗渗碳能力) |
日本(JIS) | SUH 330 | 添加Ti≤0.5%(防止晶间腐蚀) |
4. 规格与型号
核心参数:
线径范围:
常规型:3.0~25.0mm(裂解炉支撑网常用8~15mm);
精密型:冷拉抛光至0.8mm(半导体扩散炉网)。
孔径公差:
方孔尺寸:3×3mm ~ 100×100mm(激光切割±0.1mm);
编织方式:耐高温平纹编织(耐温≥1000℃)。
目数范围:
工业级:4~40目(催化剂载体网);
特种级:50~200目(高温气体过滤)。
型号示例:
S33010-SQ-10Mesh-10.0(10目,线径10mm方孔);
HT-330Si2(高硅版,Si=2.0%,抗渗碳能力提升30%)。
5. 材质成分
元素 | 含量(wt%) | 功能 |
Cr | 17.0~20.0 | 形成Cr₂O₃氧化膜(耐温至1150℃); |
Ni | 34.0~37.0 | 稳定奥氏体结构(抗蠕变断裂); |
Si | 1.0~2.0 | 抑制渗碳(碳扩散系数降低50%); |
C | ≤0.08 | 控制晶界碳化物析出(防止脆化); |
Mn | ≤2.0 | 脱氧剂,提升热加工性能; |
Fe | 余量 | 低成本基体材料; |
6. 种类
按温度等级分类:
标准型:使用温度≤1100℃(连续工作);
高温强化型:添加W=2~3%(耐温至1250℃间歇使用)。
按表面处理分类:
预氧化型:表面生成SiO₂+Cr₂O₃复合膜(抗氧化性能提升2倍);
陶瓷涂层型:等离子喷涂Al₂O₃(耐温极限达1400℃)。
复合结构型:
双层叠焊网:S33010/310S复合(外层抗高温+内层耐腐蚀);
波纹板加强网:抗热变形能力提高40%。
7. 特性
高温性能:
抗氧化性:1100℃下氧化速率≤0.08g/(m²·h)(ASTM G54);
抗渗碳性:在C₃H₈/H₂气氛中渗碳深度≤0.03mm/1000h。
力学稳定性:
高温强度:1150℃下抗拉≥45MPa(优于310S的30MPa);
蠕变抗力:1000℃/1000h断裂强度≥18MPa(ASME II D篇)。
工艺性能:
焊接性:采用ERNiCr-3焊材(AWS A5.14),无热裂纹;
冷成型性:退火态延伸率≥35%(适合复杂结构加工)。
8. 用途
石化与炼油:
乙烯裂解炉管支撑网:耐950~1100℃焦炭侵蚀;
催化裂化装置内衬:抗催化剂颗粒冲刷(硬度HRC≥25)。
能源与电力:
燃气轮机燃烧室滤网:耐1350℃燃气热冲击;
核反应堆热交换器网:冷却剂温度≤650℃(液态金属钠环境)。
材料热处理:
渗碳炉传送带:耐Cp=1.5%的渗碳气氛(甲烷+丙烷);
真空烧结炉隔热屏:阻止金属挥发污染(真空度≤10⁻⁴ Pa)。
特种工业:
航天器热防护层:再入大气时耐瞬时2500℃高温;
玻璃熔窑电极保护网:抗高温玻璃液腐蚀(SiO₂熔体)。
与310S/RA253MA对比
参数 | S33010(330) | 310S | RA253MA |
最高使用温度 | 1150℃(持续) | 1050℃ | 1200℃(间歇) |
抗渗碳效能 | 渗碳速率≤0.03mm/年 | 不适用 | 0.08mm/年 |
典型成本(元/㎡) | 2,000~3,000 | 800~1,200 | 3,500~5,000 |
选型与经济性建议
优先适用场景:
高温渗碳/氧化性介质(如乙烯裂解炉、渗碳炉);
动态热应力环境(燃气轮机部件需抗热疲劳)。
替代方案优化:
温度≤1000℃时可用310S(成本降低60%);
极端高温(>1200℃)选RA253MA(但成本增加70%)。
维护与失效预警:
晶粒粗化:长期高温导致ASTM 0级晶粒度(需定期更换);
σ相析出:600~900℃暴露引发脆性(需控制热处理工艺)。
以下是 S33010 方孔网 在 高温工业领域 的 8 大核心应用场景 及对应的 关键性能适配性,涵盖从石化裂解到核电系统的专业化应用:
1. 乙烯裂解炉管支撑系统
场景特征:
温度:900~1100℃(辐射段炉管表面温度)
介质:C₂H₄/C₃H₆混合烃 + 焦炭颗粒
性能适配:
抗渗碳:奥氏体基体 + 1.0~2.0% Si 抑制碳扩散(渗碳速率≤0.03mm/1000h)
抗热震:35~37% Ni 含量降低热膨胀系数(CTE=16.5×10⁻⁶/℃)
典型规格:
线径:10~20mm 重型编织网
孔径:50×50mm(允许催化剂焦炭自由掉落)
2. 燃气轮机燃烧室滤网
场景特征:
温度:1200~1350℃(燃气瞬态峰值)
载荷:5~10MPa 动态气动压力
性能适配:
高温强度:Cr₂O₃/SiO₂复合氧化膜(1100℃抗拉≥45MPa)
抗热疲劳:波纹板加强结构(循环次数>10⁴次)
定制方案:
型号:S33010-HT(等离子喷涂 Y₂O₃-ZrO₂ 热障涂层)
寿命:>20,000 小时(GE 9F 机型实测数据)
3. 核反应堆液态金属冷却格栅
场景特征:
介质:液态钠(Na)冷却剂(温度 450~650℃)
辐射:中子通量>1×10¹⁴ n/cm²·s
性能适配:
抗液态金属腐蚀:高纯度基体(S/P<50ppm)
抗辐照脆化:稳定奥氏体结构(延伸率保持>25%)
核电标准:
符合 ASME III NB 分卷(核 1 级部件)
通过 ASTM E521 辐照试验(>5 dpa 剂量)
4. 渗碳炉内衬防护网
场景特征:
气氛:CH₄/C₃H₈ + H₂(碳势 Cp=1.5~2.0%)
工艺周期:8~12 小时/炉次
性能适配:
碳扩散屏障:表面预氧化处理(SiO₂层厚度 2~5μm)
抗热变形:双重固溶处理(1050℃×1h + 快冷)
经济性对比:
寿命:比传统 310S 延长 3 倍(达 2 年/更换周期)
成本:仅为 Haynes 214 的 40%(美元/㎡≈$1,500)
5. 玻璃窑炉电极保护网
场景特征:
温度:1400~1500℃(靠近电熔锆刚玉砖区域)
腐蚀:Na₂O-SiO₂ 熔体挥发物
性能适配:
超高温防护:复合陶瓷涂层(Al₂O₃+Cr₂O₃ 等离子喷涂)
抗玻璃侵蚀:>85% Cr 含量氧化膜(失重率<1g/m²·h)
安装方案:
多层叠网结构(S33010 基网 + 310S 缓冲层)
强制风冷系统(表面温度降至 1100℃以下)
6. 石化催化裂化装置(FCCU)
场景特征:
介质:催化剂粉末(Al₂O₃-SiO₂ 微球)
工况:650~800℃ 流化床环境
性能适配:
抗冲蚀:表面硬度 HRC 28~32(比 304 高 50%)
抗热硫化:Cr 含量>16%(H₂S 分压≤0.01MPa)
典型参数:
孔径:3~10mm(平衡压降与催化剂截留率)
厚度:8~15mm 冲孔板(开孔率 30%~45%)
7. 航天器再入热防护层
场景特征:
温度:2000~2500℃(大气摩擦瞬态峰值)
应力:10~15GPa 气动载荷
性能适配:
瞬态抗氧化:烧蚀冷却结构(多层金属/陶瓷复合网)
轻量化:蜂窝夹层设计(面密度<5kg/m²)
航天标准:
符合 NASA-STD-6012 热防护系统规范
通过电弧风洞试验(马赫数 8,持续 120s)
8. 特种冶金烧结炉网带
场景特征:
工艺:粉末冶金烧结(1250~1350℃)
气氛:H₂/N₂ 还原性保护气体
性能适配:
抗高温蠕变:1000℃/100h 断裂强度>20MPa
尺寸稳定性:热膨胀各向异性<0.5%
定制方案:
链节式模块化设计(单节尺寸 200×300mm)
W 丝增强焊接节点(寿命提升至 3 年/5 万炉次)
选型技术路线图
应用场景 | 替代材料 | 升级路径 | 经济性对比 |
乙烯裂解炉(常规) | 310S | 增加 Si 含量至 1.5% | 成本 +30%,寿命 ×3 |
燃气轮机(极端高温) | RA253MA | 喷涂 TBC 涂层 | 成本 +150%,温度 +200℃ |
核反应堆(高辐照) | 316LN | 提升 Ni 至 40% | 成本 +80%,剂量耐受 ×2 |
渗碳炉(频繁启停) | 309S | 预氧化 + 氮化处理 | 成本 +50%,渗碳率 ↓70% |